木心說,從前的日色變得慢,車,馬,郵件都慢。大家誠誠懇懇,說一句,是一句。
——題記
這是一個“萬里長夢”,夢境歷歷如真,醒來還如在夢中。但夢畢竟是夢,徹頭徹尾完全是夢。
天氣微涼,屋外池塘里結(jié)了一層薄薄的冰,幾朵云孤零零地掛在天空中,偶爾有幾只大雁遷徙而過。風,帶著淡淡的憂傷。天還未亮,放眼望去,是一片金色的麥田,幾個老農(nóng)正在辛勤的勞作。(評:這可真的是“夢”,既有冰,又有遷徙的大雁,還有金色的麥田。這是同一個季節(jié)能出現(xiàn)的事物嗎?)他們戴著金色的用麥草編成的帽子,在這迷蒙的清晨,與那金色的麥田逐漸融為一體。這時,公雞便開始引吭高歌。天色,慢慢地亮了。幾縷炊煙隨風飄散,一股食物的香氣隨之而來。
在香甜的睡夢中,我被奶奶喚醒。我從被窩里鉆了出來,奶奶嫻熟地為我穿衣服。衣服穿好后,奶奶用剛燒好的熱水為我擦臉、洗手。水蒸氣慢慢升到空中,這種溫暖、熱乎的感覺,真好。
我背著書包,手里拿著奶奶為我精心制作的蔥油餅和豆?jié){,迎著太陽公公的笑臉,幸福地走向?qū)W校。在通往學校的小路上,我并不孤單,有小鳥的歌聲陪伴著我。河里的小魚在水中歡快的嬉戲,農(nóng)民伯伯在水田里用水牛耕田。還有路邊的小花、小草供我欣賞。(評:上學途中所見寫得好,渲染了氣氛,烘托了心情。)
每天下午放學時,爺爺都會在學校門前的那棵大槐樹下等我。放學鈴一響,我便興沖沖地跑出教室。奔跑的時候,風跟著我。(評:“風跟著我”,這句子好。)風像一條快樂的小尾巴。那便是我一天中最幸福的時光。因為我知道,爺爺一定給我?guī)砹撕贸缘。我奔到爺爺(shù)膽牙,爺爺像變戲法似的拿出一顆棒棒糖。那時我便認為爺爺無所不能,就好像動畫片里的哆啦A夢一樣。我欣喜地從爺爺寬大的手掌里拿過糖,仿佛得了什么稀世珍寶。爺爺一臉慈愛地看著我,我小心翼翼地剝開糖紙,然后把糖拿在手中。就這樣,我含著美味的棒棒糖,牽著爺爺?shù)氖郑σ饕鞯刈咴卩l(xiāng)間的小路上。(評:爺孫歸家圖!)
我們回到家時,太陽已經(jīng)落山了,夕陽把天空染成了橘黃色。那一團粉色的霞,(評:到底是什么色?)就像草莓味的棉花糖,想想就激動,看著就讓我直流口水。(評:小饞貓!)村里的人都已經(jīng)吃過了晚飯,還有許多小朋友在廣場嬉戲打鬧(評:農(nóng)村少見廣場。),你追我趕。奶奶早已做好了香噴噴的晚飯等待著我們歸來。我放下書包,狼吞虎咽地吃著奶奶做的飯菜。一部分是因為我真的餓了,還有是因為奶奶的飯菜真香。
晚上,爺爺為我們燒好了熱水,我一邊看著動畫片一邊泡著腳。腳泡完后,我便躺在爺爺?shù)膽牙,聽爺爺講他們小時候的故事!靶r候呀,我們……”我漸漸閉上了雙眼,幸福滿足地睡去。美好的一天又將拉上帷幕……
現(xiàn)在一切都太快了,曇花一現(xiàn),盛開得快,凋謝得也快。在如今科技飛速發(fā)展的今天,我們的生活方式發(fā)生了極大的變化,不用出門便可以在家吃上飯(評:以前不出門也能吃上飯。),但卻少了些人情味。我懷念過去單純美好的日子,懷念往日有爺爺、奶奶相伴的“慢”生活。
但我知道這只能是一個夢,一個“萬里長夢”……
【主編評點】周作人有篇著名的散文《烏蓬船》。文章回憶了故鄉(xiāng)的一種小船,坐在船上看沿岸風景的趣味,說道:“你如坐船出去,可是不能像坐電車的那樣性急,立刻盼望走到。……你坐在船上,應該是游山的態(tài)度,看看四周物色,隨處可見的山,岸旁的烏柏,河邊的紅蓼和白蘋,漁舍,各式各樣的橋,困倦的時候睡在艙中拿出隨筆來看,或者沖一碗清茶喝喝。……”周作人懷念的便是一種慢節(jié)奏的生活,一種悠閑沖淡的人生。
真沒想到趙漫妮同學也有這種感受。周作人是人到中年,骨子里還有些士大夫的趣味,喜歡悠閑沖淡毫不奇怪。趙漫妮還是個孩子,竟然也懷念起有爺爺、奶奶相伴的慢節(jié)奏的生活,卻多少讓人覺得有些“意外”。但想想如今在校孩子們的緊張,我們又不會覺得孩子們是“為賦新詩強說愁”。緊張壓抑的生活,讓我們的孩子早熟了。這是被“現(xiàn)代”逼出來的。
與作者懷念“慢”節(jié)奏生活相一致,趙漫妮同學的這篇文章寫得也真夠“慢”的。這篇文章并不長,卻讓人讀得有些喘不過氣來,因為作者用筆太細了,細到密不透風。寫文章應該講究疏密有致,詳略有度。一味細密,會讓人覺得臃腫。但是結(jié)合主題表達的需要,我們又覺得趙漫妮同學這種細密的鋪排,似無不可。慢節(jié)奏的生活就是這么點點滴滴,就是這么“數(shù)蘿卜下窖”,但這種點滴的“慢”,與現(xiàn)代快節(jié)奏的緊張生活相比,自有一種無以言表的溫暖。作者愿意沉浸在這種細密的點滴中做她的“萬里長夢”,甚至“但愿長醉不愿醒”,豈不更能襯托出現(xiàn)代生活節(jié)奏的難以忍受嗎?其實這篇文章是有批判性的,也是對“現(xiàn)代”的反思。不能說這是作者的誤打誤撞,她既然讀過木心的書,就可見她對“現(xiàn)代”的反思是自覺的。
但如果將我們的敘述變得疏松一點,生活情趣更特別一些,像周作人所寫的那樣,坐在小小的烏蓬船里,“看看周圍的物色,隨處可見的山,岸旁的烏桕,河邊的紅蓼和白蘋,漁舍,各式各樣的橋”,我們的文章是不是會更好看?而且趙漫妮同學的觀察我覺得還有不夠精準的地方,比如不同季節(jié)景物的拼盤,是否出于一種語言習慣?我倡導寫實,寫真實的所見,不要被套語所裹挾,不知道趙漫妮同學能不能明白我的意思。
我基本上沒有改動趙漫妮同學的文章,我想保持她作品的原貌,只有個別字句作了調(diào)整。這是我們大部分中學生作文的狀態(tài),我只有保持這種原始狀態(tài),針對“原始”狀態(tài)發(fā)言,才能給其他同學以啟發(fā)吧?這或是我的“一廂情愿”,但我的用心是“良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