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生在農(nóng)村,但我對耕作的知識不太了解,不知道什么時候該種什么菜,什么時候會收什么糧食。說出來有人會不相信,我小時候連種菜要種子都不知道!
記得小時候看見隔壁的爺爺奶奶在家門口種什么豆子,一群人人圍觀議論,我也去湊熱鬧。我看見了爺爺把土磚坯埋在了土中,再在上面覆一層土,這就大功告成了。嘻嘻,這是個什么訣竅,用土磚坯就可以種豆子!哈哈,我要也種,到時候豐收了就可以吃到香噴噴的豆子啦!我心里想。
我抱著這個幻想打算嘗試一下。過了幾天,我和隔壁家的林子開始動工。我們在門口的棗樹下挖了一下午的坑,傍晚時又去塆里找了幾塊較小的土磚坯埋下。我心中充滿期待,期盼它有一天能發(fā)芽,長大,然后能吃到香噴噴的豆子!我好開心,一夜都沒睡。
第二天一大早,我就給它澆水,去樟樹下找?guī)讞l蚯蚓埋下,心里默念:小蚯蚓快松土,我要吃豆子!我照看著它,期盼著它能長大,哪怕發(fā)芽也好。
……
就這樣,過了一年。棗樹下的豆坑里長出了一個綠芽,我把林子從床上搖醒,拉著她去看那個芽。林子很興奮,于是我們就一同照顧著這個小生命?墒沁^了幾個月,我發(fā)現(xiàn)它越來越不像豆芽,有點草的模樣了。隔壁的二季豆子已經(jīng)開花,陽光噴灑在綠葉上,給葉的輪廓鍍上一層金,蜜蜂在花朵間穿梭著,汲取著大自然的甜蜜。林子很疑惑,問她奶奶:“奶,為啥我種的豆子還不長大呢?”她奶奶瞄了一下豆芽,說:“這怎么是豆芽呢?”又笑了笑,“種豆子是要豆種的!”我知道后特別沮喪,打算不再照看它,讓它自生自滅。
再后來我真的不管它了。來年夏天,它竟長成了一株花!紫紅色的花瓣中包裹著淡粉的花蕊,青綠色的葉片間含著黑色圓潤的種子,極為可愛。
自被她的嬌艷征服后,我喜歡上她了。她開了又敗,敗了又開,直到我上初中后才離開她。
現(xiàn)在想起來也是好笑,我當時天真地以為土磚坯真的能長豆子,后來才知道隔壁的爺爺奶奶種豆子的時候在土的深處撒了種子。我們沒撒種,卻意外地長出了一株花,給我們留下了這么美的一道風景,給我的童年畫卷添上了絢麗的色彩。
這株特殊的“豆子”將我永遠種在了童年的歡樂中!
【編者的話】我好喜歡這篇文章,充滿了童趣!
我們常說要寫自己熟悉的生活,這就是作者熟悉的生活。這個種豆子的經(jīng)歷,一定是真實的。古人的詩句也寫了這樣的生活:“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作者寫出了這個“也”字,正是這個“也”字,讓人覺得這個小孩好可愛!
孩子的生活中,自然有不少大人所不了解的角落,而大人所不了解的這個角落,往往正是文學所應該關注的。不僅是孩子們自己,就是成了大人后,回想起兒時的趣事來,也同樣滿懷了歡樂和留戀。童年的美好,正是文學不竭的源泉。
徐嬋同學不僅從自己童年生活中挖掘出了有趣的題材,她還恰到好處地表現(xiàn)了這個題材,將這個童年生活的片斷寫得栩栩如生。她不僅起止有度地敘述了事件的全過程,還能“信手拈來”地作出不可或缺的點染,這如果不是她學習借鑒的結(jié)果,肯定是她有一種文學天賦。比如當她看到她們埋下的土磚坯長出了新芽,趕快將林子從床上搖醒,讓林子同她一起分享快樂;又比如,當發(fā)現(xiàn)“豆芽”越來越像草,而隔壁家的豆子已經(jīng)開了第二遍花,“隔壁的二季豆子已經(jīng)開花,陽光噴灑在綠葉上,給葉的輪廓鍍上一層金,蜜蜂在花朵間穿梭著,汲取著大自然的甜蜜”,既寫出了隔壁豆花的繁盛,又襯托出自己的沮喪,手法自然貼切。結(jié)尾也不錯,沒有刻意升華主題,但主題就在其中。
這篇文章最突出的特點當然還在于它的趣。用土磚坯種豆子是趣,捉蚯蚓松土也是趣,拿花草苗當豆芽精心照料還是趣,沒有這個“趣”就沒有這篇文章。而種“豆子”種出了花,無心插柳柳成蔭,雖屬意外,卻更加美好,這是更大的“趣”。用一個“趣”字貫穿全文,雖然篇幅短小,但能夠始終吸引讀者的閱讀興趣,簡直太難能可貴了。而更加可貴的,是徐嬋同學都能夠做到自自然然,自然即是美,徐嬋同學是值得我們大家學習的。
徐嬋同學的語言也是好的,好在說自己的話,沒有成人腔,沒有套話,干干凈凈,處處體現(xiàn)著一個孩子的天真。孩子的語言天然有種美感,我們不能丟了孩子的天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