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教室里讀書》
我們在教室里讀書
安靜的教室里
大聲地讀
讀李太白,也讀光未然
看黃河的滾滾浪濤
如何讓炎黃長成炎黃
讀杜子美,也讀余光中
觀長江的千里綿延
如何讓我們成為我們
文化流進血脈
流成中華的模樣
2.《在春分時讀詩》
在春分時讀詩
讀鄭愁予的小城
讀洛夫的水巷
讀木心的夢
把這連綿多日的春雨
讀成垂柳上新生的春芽
連同乍暖還寒的春風
讀成一首小詩
詩中有梅的紅,桃的粉,梨的白
還有起身的麥子
孩子的成長
3.《像時間里的——寫微信及其它》
這里
像時間里的盒子
定格一些思緒的片段
不問對錯
蓋上蓋子
以后再來翻看顏色
那里
像時間的展架
展覽著愿意拿出來的點滴
挑了又挑
裹上包裝
擺上展架供人圍觀
若是把盒子里的不小心擺出去
如同煙火
讓自己和別人有剎那的恍神
趕緊刪除
4.《生活從不一廂情愿》
我們都清楚
生活從來不是一個人的一廂情愿
把以前那些小夢想揉碎了泡酒喝
喝的時候滿滿都是灑脫
喝下去蔓延出倉惶
你說的那些曾經(jīng)的曾經(jīng)在哪兒?
在記憶里,在照片上
你說的那些未來的未來在哪兒?
在泛黃的紙上,在短小的詩中
在晨光中入睡
在夜晚醒來
【主編贅語】昨天我在短文里說過,還在大學讀書的時候,嚴宏志就是小有名氣的校園詩人,今天我們刊發(fā)他的《春天組詩》,大家不會懷疑我的介紹了。
詩是最不好評說的東西,只能意會,只可會心。“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真不知道如何表達我的閱讀感受。但說不出還是要勉強說說,因為這里是交流寫作的平臺,是孩子們學習寫作的窗口,我們不能啞默,不能讓孩子們猜謎語。
我首先想表達的一個意思,是詩在哪里。詩在哪里?詩就在我們身邊,在日常的生活里。嚴宏志同我們一樣,生活在狹小的校園里,“三點一線”地圍繞著教室、辦公室、寢室轉(zhuǎn),有什么詩意可言?但他就是感受到了詩意。他從閱讀中感受到了文化的血脈,從詩歌中體驗到了春風、春雨和春芽,從微信里看到了時間的真相,從夢想里感悟到了生活的灑脫和倉惶。詩并不是一個客觀的存在,詩毋寧說是主觀和客觀碰撞的火花。生活里處處有詩,但如果沒有一顆敏感的詩心,沒有提煉和釀造詩意的本領(lǐng),沒有對生活的深入感悟和思考,詩是不會自己點燃的。嚴宏志的詩為我們做出了榜樣。
其次我要說的,詩是生活的升華。生活可能是平淡的,如果沒有詩意的滲入,平淡就會流于平庸,平庸就會隨著時間輕輕的流逝。詩既要生活作底蘊,生活是一,但詩又不是一,詩是二,是三,是萬,是無窮。我們都讀過詩,讀過李白、杜甫,但我們是否讀過滾滾長江,滔滔黃河,讀過中華文化的血脈?這就是一種升華。如果說這里升華還帶有公共所指的俗套的話,那么《在春分里讀詩》就更有個人的視點和表達。特別是最后“詩中有梅的紅,桃的粉,梨的白|還有起身的麥子|孩子的成長”,讓人眼前一亮。我尤其喜歡“起身的麥子”這個意象,讓我油然聯(lián)想起杜甫的詩句“細麥落輕花”,是如何的充滿生機啊!而作者用這個意象來象征成長中的孩子,我覺得真是再貼切不過。而《像時間里的——寫微信及其他》,甚至有詩人難以言傳的秘密,“若是把盒子里的不小心擺出去|如同煙火|讓自己和別人有剎那的恍神|趕緊刪除”,我相信讀到這里,很多人是會會心一笑的,有的甚至可能笑得很無奈。這里的小盒子,這里的展架,是生命的小窗口吧?作者說的既是一種普遍存在,也是發(fā)自自己內(nèi)心的感慨,這又比前兩首更加富于深刻和概括。而最后一首《生活從不一廂情愿》,也像《寫微信及其他》一樣,不是人到中年,不有一些經(jīng)過,是斷然寫不出來的;剡^頭來,當我審視這組詩的題目“春天組詩”的時候,驟然感到“春天”一詞的吊詭。不過我不能說破,我也不能跟小讀者們討論這些或者有些沉重的話題,我只想哪天和作者面對面小飲的時候,看著他的目光作悠然一笑。
最后我要說一下詩歌語言。前面我和大家談到了詩在生活中,這里我要變換一下,詩也在語言中。我的意思,不單是說語言是詩的物質(zhì)外殼,詩必須通過語言來呈現(xiàn)。我還要強調(diào),語言本身是充滿詩味的。語言可以表達詩意,但語言同樣可以創(chuàng)造詩意,可以引導詩意。我讀過很多這樣的詩,體會作者的意思,還是有一種詩意的沖動的,可是他不會運用詩意的語言,結(jié)果不僅沖淡了詩意,甚至將本有的一點詩意消磨殆盡。那么什么是詩意的語言?這個問題不是一句兩句話說得清楚的。但以我的體會,最要緊的一是語言的自然流暢,一是別有意味。詩的語言雖然不能照抄生活語言,但如果過分遠離生活,一味生造,一味別扭,我覺得那就不是詩。好的詩歌其實是非常自然的,比如《詩經(jīng)》,比如陶淵明,比如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平白如話,但卻意味深長。但我不是反對李商隱式的“晦澀”,李商隱式的“晦澀”和“別扭”,其實是詩意和語言之間的距離造成的,或者竟是讀者的閱讀經(jīng)驗與詩人的表達之間的距離造成的,與我所謂的自然并不矛盾。之后是別有意味。詩的語言一定是別有意味的,是話中有話的,是一而又不是一的,就是我們常說的“張力”。比如宏志最末的一首詩,“在晨光中入睡|在夜晚醒來”,沒有什么不好懂的,但他說的是睡覺這件事嗎?為什么當醒的時候要睡,當睡的時候要醒呢?不是要思考一番嗎?詩如果一下就說盡了,終歸算不上好詩。
當然還有詩的句逗和修辭,我就不多說了。這篇“贅語”太長了,真的成了閱讀的累贅,會惹讀者生厭的。不過如果有讀者一看篇幅太長,放棄閱讀,我也不會有意見,因為畢竟有宏志的詩歌在。